氨基酸肥是以植物氨基酸作为基质,利用其巨大的表面活性和吸附保持能力,在用作肥料时,会添加一些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中微量元素(钙、镁、铁、铜、锰、锌、硼、钼等),经过鳌合(络合)形成的有机、无机复合物;既能保持大量元素的缓慢释放和充分利用,也能保证微量元素的稳效和长效;能增强植物呼吸,改善植物氧化还原过程,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的良好作用。
同时,还能促进光合作用和叶绿素的形成,对氧化物活性酶类活性、种子发芽、营养物质吸收,根系生长发育等生理生化过程均有明显的促进和激活作用。尤其是它与植物的亲合性是其它任何一种物质所无法比的。
一、各类氨基酸对作物的生理功能
丙氨酸:增加合成叶绿素,调节开放气孔,对病菌有抵御作用。
精氨酸:增强根系发育,是植物内源激素多胺合成的前体,提高作物的抗盐胁迫能力。
天冬氨酸:提高种子发芽,蛋白质的合成,并在压力时期的生长提供氮。
半胱氨酸:含有氨基酸维持细胞功能,并作为抗氧化剂的硫。
谷氨酸:降低作物体内硝酸盐含量;提高种子发芽,促进叶片光合作用,增加叶绿素生物合成。
甘氨酸:对作物的光合作用有独特的效果,利于作物生长,增加作物糖的含量,天然金属螯合剂。
组氨酸:调节气孔开放,并提供碳骨架激素的前体,细胞分裂素合成的催化酶。
异亮氨酸和亮氨酸:提高抵抗盐胁迫,提高花粉活力和萌发,芳香味的前体物质。
赖氨酸:增强叶绿素合成,增加耐旱性。
蛋氨酸:植物内源激素乙烯和多胺合成的前体。
苯丙氨酸:促进木质素的合成,花青素合成的前体物质。
脯氨酸:增加植物对渗透胁迫的耐性,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花粉活力。
丝氨酸:参与细胞组织分化,促进发芽。
苏氨酸:提高耐受性和昆虫病虫危害,提高腐殖化进程。
色氨酸:内源激素生长素吲哚乙酸合成的前体,提高芳族化合物的合成。
酪氨酸:增加耐旱性,提高花粉萌发。
缬氨酸:提高种子发芽率,改善作物风味。
二、作物补充氨基酸类肥料的必要性
首先,氨基酸对于作物的作用重大,它既可作为有机氮源(特别是逆境情况下,作物对有机氮的亲和力甚至比无机氮还高),又可促进植株生长发育、增强抗逆性、提高作物产量。
其次,作物所摄取的氨基酸主要来源于土壤,动植物残体蛋白的降解作用是氨基酸的最主要的来源。而氨基酸在土壤中转化较快,注定了其波动性大以及含量少的特性,土壤中自然存在的氨基酸难以满足植物的需求。
再次,土壤中的微生物也是氨基酸的吸收大户,和植物处于竞争关系,而植物对氨基酸的竞争力明显弱于微生物。
最后,作物长期处于人为创造的栽培条件下,对于逆境的抵抗力较差,而氨基酸可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。
综上,通过外源增施氨基酸类肥料,使氨基酸充分发挥植物生理调节功并提高产量是十分必要的。
三、关于氨基酸类肥料
在说氨基酸肥料之前,我们先明确几个概念:
氨基酸: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,易吸收。
小分子肽:由2~10个氨基酸组成,也叫寡肽。
多肽:由11~50个氨基酸组成,分子量相对较大,部分不易被吸收。
蛋白质:由50个以上氨基酸组成的肽就称为蛋白质,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。
若单从营养学角度来说,给作物施用氨基酸就已够用,但就功能性而言,小分子肽则及多肽更加强大,具有良好的生物刺激作用。
其优点表现为:吸收转运快、更有利于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,提高作物抗逆性等,且不消耗自身能量等。
当然,作为目前生产工艺比较先进、档次较高的氨基酸肥料,不仅是含游离氨基酸及小分子肽、多肽那么简单,还会再添加一些可以增加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。
yobo体育全站app下载的氨基酸水溶肥,氨基酸原液来自酶解植物蛋白获取,同时富含18种活性L-氨基酸,极易被植物主动吸收,肥料吸收利用率在90%以上。
本品富含多种发酵氨基酸及小分子多肽化合物,能加快作物新陈代谢,促花保果、均匀座果,减少落花落果、畸形果等的发生几率,果大、 果型正。
本品采用生物发酵工艺生产,内含多种氨基酸、小分子多肽化合物、不饱和脂肪酸等,具有促进细胞活性、加快根尖等分生组织的生长速度,增加毛细根数量及活性,提高根系的吸水、吸肥能力,培育壮苗。
富含18种L-型活性氨基酸,直接补充,加快植株光合作用,培育健壮植株和果实膨大。螯合钙镁,协同吸收,改善果实表光,延长采摘期。
四、氨基酸类肥料的使用
可滴灌、冲施、叶面喷施;宜作追肥,不宜作基肥;
在使用时,依据实际情况,用作抵抗不良环境、提升作物抗逆能力,首选小分子肽;仅为提高肥效,则普通氨基酸肥就可以。
敞口后,久放易被微生物分解,须尽快使用。